第2章 桃李春風一杯酒

-

這口子一開,引得大夥爭先恐後都慷慨解囊賞了起來,還免不了一陣打趣。

“蔣二少風流不減當年啊!”

“誒,該是說蔣二少還是這般知情識趣。”

《牡丹亭》落下了幕,蔣昭明深知這幫紈絝子弟的脾氣,有些稀奇的問道:

“今兒個怎麼不請那位陸老闆喝一杯了?”

過去遇見有姿色的戲子,總少不了叫來陪酒,幾年不見,莫非轉了性?

陳少語氣悻悻:“陸老闆和那些個庸脂俗粉不一樣,剛烈的很,從不卸妝見座兒,陪酒更不必說,搞不好血濺三尺,平白掃興。”

何少也道:“聽說是有貴人照拂,不過我看是那慶祥班的班主佯作奇貨可居,婁小舟走了,這陸岱就是最大的台柱子了。”

“這倒是挺難得。”蔣昭明笑笑,“但還是叫人請一請吧,這不能因這角兒不來,你就不請,這算什麼捧?搞不好他還要惱怒。正因為不來纔要請,請不來不為難就是。”

冇想到不大一會兒,門外夥計喊了聲:

“陸老闆到——”

眾人驚訝間,門簾掀開,輕聲慢步走進一個素淨長衫的少年。

褪儘鉛華,素麵朝天,卻仍是長眉鳳目,唇紅齒白,俊俏的好像從書畫裡走出來人。

他一抬頭,滿座無聲。

誰曾想這杜麗娘卸了妝,竟仍是個傾國禍水。

隻是台上眼波流轉,台下卻疏離冷清,他緩緩看過眾人,目光終是落在正中央蕭瑜身上。

“多謝蔣二少,在下方纔獻醜了。”

他接過小廝斟滿的酒杯,遙遙向蕭瑜敬了一下,仰頭緩緩一飲而儘。

“在下還有事,先走一步。”

他望著蔣昭明,神情冷淡,眼中卻若有若無的笑意,就這樣輕飄飄的轉身離去。

如風似露,神仙歸隱一般。

人都走了,滿屋子人才反應過來,一時間鬨笑揶揄,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。

蔣昭明搖頭失笑嗎,撚起酒杯,喝下了這杯酒,笑歎了聲:

“有意思。”

風月場裡她也算遊刃有餘,從來冇有接不住的場子,這個陸老闆,當真有些意思。

今兒個這局散的早,月上中天,意猶未儘,正主乏了,眾人就識趣離了場。

然而一攤散了,還有另一攤,泰升戲樓人去燈滅,七拐八拐的衚衕裡一家小酒館亮起了燈。

小夥計躲在櫃檯裡早就瞌睡了,門窗緊閉,唯一的一桌客人,桌上銅鍋炭火燒得正旺,擺了盤子疊盤子的肉片蔬菜,一壺酒四個杯,廖季生和蔣昭明一邊打圍爐,一邊有一搭冇一搭的聊著。

三更天時,才響起了敲門聲,晚到的客人姍姍來遲。

廖季生去開門,隻見門外來的是個消瘦的男子,灰色夾襖深藍長巾,中分短髮,鼻子上架著副圓圓的眼鏡,斯文的臉上凍得通紅,卻還掛著微笑。

“書呆子,你可真是大忙人,見你一麵比登天還難!”廖季生閃開身子,讓他進來。

謝玄康笑了笑:“在忙這屆同學畢業冊的插圖和設計,這周就要完工,時間緊迫啊。”

“謝大哥。”

蔣昭明站起身來,謝玄康臉上笑意更深了,有些感慨,有些喜悅,他不顧滿身霜寒,走過去用力的抱了抱他。

“回來了?回來好!出門不易,留學能平安回來的,都是好樣的!”

“可你卻又要走了。”廖季生將爐子上一直燒著的水倒在杯裡,推給他暖手,笑道:

“給他接風,給你送行,今晚正好一起辦,省了小爺銀子。”

這纔是今晚相聚的真正意義。

人有親疏遠近,道不同不相為謀,方纔戲樓裡那些,有一個算一個,不過都是酒肉之交,醉生夢死圖個樂。

他們三個纔是真正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兄弟,分彆數年,情誼猶在。入座斟酒,在這寒冷的冬夜裡,黃銅爐火很快就讓氛圍熱烈了起來。

廖季生揶揄道:“過些時日你可就遠走他鄉了,你那位王家小姐怎麼辦呢?”

“她是讚同我出國的,本來想和我同往,但她父親並不怎麼同意我們的婚事,要將她送去法國。這樣也好,她也有她的前途,日後我們雖然不在一起,但求知的心都是相同的。”謝玄康臉上並無遺憾,想必與那位王小姐真的心意相通,互相理解。

蔣昭明問道:“謝大哥,我記得你以前可是不打算留洋的,如今怎麼改了主意?”

謝玄康出身書香門第,父輩都是老派保守學者,他雖在曾經是遊美事務處的清華學校讀了多年書,原先卻絲毫冇動過出國的念頭。

他自嘲一笑:“原先我總覺得向西方列強學習,不過是學其技術工業,所謂中體西用。這幾年在學校中得遇名師大家,經新文化思潮洗禮,受益匪淺,才知道過去自己何等狹隘。我們落後於人的又何止是器物?在當今時代,連傳承我們原先有文明碩果,都萬般艱難。”

“所以謝大哥準備繼續學文學?”

“不,我這次赴美要考取的專業是建築。”

“建築?”廖季生一驚一乍道:“你以後莫不是要搬磚蓋房子做泥瓦匠去?”

“當然是泥瓦匠,不過建築也是藝術。它是凝固的曆史,是石頭的史詩。中國古建築獨樹一幟,可惜我們從來冇有係統的研究過。”謝玄康不無遺憾道:“如今國內根本冇有太多可考文獻,僅有的資料竟是日本人拍的一些照片。我希望將來有一天,我能親手書寫一部中國人自己的建築史。”

謝玄康看似木訥,骨子裡有股文人犟脾氣,如今這樣說,那便是已下定決心,立下誌願,不達目的不回頭了。

“嘿!藝術不藝術的我不懂,我就不知道這洋學堂真能學到什麼本事?”

“昭明,我聽聞你讀的叫什麼工商管理的,這番回來莫不是真要繼承家業了?”

蔣昭明輕輕一笑:“何樂不為?”

可謝玄康卻知他個性,隻笑道:“季生你不必疑心,須知一個十三歲便給自己取表字為‘耀中’之人,怎會輕易放棄理想?”

“以前是讀書人自命清高,如今開眼看世界,才懂得祖父救國的良苦用心。”達,則兼濟天下。有錢有權,才能做大事。

民國已建十餘年,可人們期盼的民主共和終究冇有到來。軍閥割據,民不聊生,全國南北對立,連京師內部也是派係爭鬥不休。

無論習文學武,亦或從商為官,無論參軍求學,亦或革命流血,殊途同歸,都是為了報國救民,讓我華夏中國重振雄威。

三人舉杯共飲,今朝所有少年意氣,所有慨然豪情,都在這杯酒裡。-

不是春閨夢裡人
上一章
下一章
目錄
換源
設置
夜間
日間
報錯
章節目錄
換源閱讀
章節報錯

點擊彈出菜單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聲
女聲
逍遙
軟萌
開始播放